北京邮政信息大厦
北京邮局大楼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。建成于1921年或1922年(一说建成于1900年,实为错误)。在爆破拆除时,北京邮局大楼西距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22米,西北距人民英雄纪念碑120米,东北距中国历史博物馆125米。南侧53米是医科院宿舍,东侧37米是法院,东北40米是北京卫戍区天安门营房。四周密布着电力电讯设施。 北京邮局大楼是典型的欧式建筑。大楼二层以上是局办公地点,一层为天安门邮局,办理各
所属分类:
消防工程
产品描述
北京邮局大楼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。建成于1921年或1922年(一说建成于1900年,实为错误)。在爆破拆除时,北京邮局大楼西距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22米,西北距人民英雄纪念碑120米,东北距中国历史博物馆125米。南侧53米是医科院宿舍,东侧37米是法院,东北40米是北京卫戍区天安门营房。四周密布着电力电讯设施。
北京邮局大楼是典型的欧式建筑。大楼二层以上是局办公地点,一层为天安门邮局,办理各种邮政业务。该楼地上四层,地下一层,共有五层。南北宽45米,东西长54米,地面上高度19.2米,建筑面积约8700平方米。平面呈“凹”字形,内部结构的梁、柱、板都是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。楼板由墙、梁、柱支承,砖墙间有一排(或两排)钢筋混凝土柱作中间支承点;全部门窗均有石柱支撑;南楼东端为三个楼梯组成的台阶式楼梯间,和一层金库相连通。
北京邮局大楼按照预定爆破方案分为南楼、北楼、西楼共3次爆破。南楼爆破时,因为对东端三个楼梯组成的台阶式楼梯间(而且和一层金库相连接)的坚固稳定程度认识不足,导致爆破后该部分未能坍塌,南楼其他各部位爆破效果很好。对北楼和西楼分别顺利实施爆破后,最后又对南楼楼梯间部位实施补爆,获得成功。
此次爆破项目从1976年12月开始,至1977年2月结束。参与实施爆破的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8611部队、中国人民解放军89003部队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。项目主持人及参加者包括:吴风泰、林学圣、吕慎远、杨子江、杨群清、李登云、周凤仪、李希凡、张振国、张庆功、刘书明、胡汝隆、李和宗、刘金堂等人。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